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每日金融
>
金融资讯
>
投融资

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的背后:超过800家公司退出新三板

每日金融()
摘要:
今天(12月26日),是曾经的龙头中科招商告别新三板的日子。
昨天(12月25日),则是中科招商在股转系统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然而,即便是最后一个交易日,仍有大量投资者愿意接盘中科招商的股票。

股转系统显示,截至昨天收盘,中科招商的股价定格在0.61元。三季报数据显示,中科招商的每股净资产为1.24元,两倍于股转系统最后的报价。

另一方面,中科招商在上周五通过的董事会议案中,有一项提出,董事会拟通过决议,自2017年度开始,连续五年,按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向全体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此外,中科招商表示将申请继续委托中国结算北京分公司提供股份登记、托管与非公开转让过户等服务,确保股份托管的安全性,保障全体股东的分红权益。

以上几点,可以算作投资者愿意在挂牌末日接盘中科招商的重要原因。

每日金融发现,股转系统发布的公告中,与中科招商同日摘牌的还有达仁资管。相对于达仁资管的默默无闻,中科招商“被摘牌”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探及其中的缘由,自然和中科招商曾经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过的炫目成绩不无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招商于2015年3月20日在全国股转系统公开转让,首发价格为10.83元。挂牌不到一个月,中科招商的股价摸高至108.99元,市值达到1300亿元。这个市值,超过了A股市场上的乐视网。而且中科招商还完成过4轮定增,融资总额108亿元。

中科招商能在短时间内,股价暴涨、定增上百亿、估值超千亿,最大的推力,来自于其激进的PE风格。一位和中科招商有过接触的投行人士对每日金融表示,中科招商采用人海战术,进行流水线作业一般的PE投资,最疯狂的时候平均3天投出一个项目;另一方面,中科招商放松LP管理费,扩大LP话语权以达到募资目的。

“正是3天投一个项目的模式,造就了中科招商的虚假繁荣”,成都某股权投资公司不具名人士表示,中科招商的辉煌,是在新三板市场刚起步的环境下,享受宽松监管政策的红利。

中科招商过也于迷信自己的PE风格,按照其在A股市场上的炒壳思路,把定增来的上百亿资金用于抄底新三板壳公司。然而,相对于A股壳资源的金贵,随着新三板企业数量的猛增,新三板壳资源几乎不值钱。

大量的壳资源投机让中科招商损失惨重之余,也让公司的业绩报酬、管理费提成等主动性收入难以为继。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中科招商被股转系统强制性摘牌。

去年5月,股转系统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新增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8个挂牌条件,其中第1条便是: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机构收入来源的80%以上。

这第1条规定,犹如一把明晃晃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挂在20多家新三板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头上。因为股转系统要求,一旦不符合上述8个新增挂牌条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就需要自查,并在1年之内进行整改,再不达标,就将被强制性摘牌。

中科招商2015年的年报显示,业绩报酬和管理费收入和仅占公司总收入的18.87%。到了2016年,提高到了41.39%,但还是远远达不到股转系统要求必须达到80%的硬性规定。

还有人认为,私募新规出台之后,中科招商没有引起重视,整改不积极,与监管的博弈过于自信,自认为自己是新三板龙头,管理层不会拿它怎么样。结果,中科招商撞上了监管的枪口,被强制性摘牌,以儆效尤。

总之,不管是违规,还是过于自信,中科招商被股转系统摘牌,已是事实。对于中科招商以后的发展,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要说的是,不止中科招商,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以后,摘牌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Wind数据显示,目前被股转系统摘牌的企业总量超过800家。仅在2017年,就有600多家。

综合分析来看,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主动申请摘牌。而从新三板离场的原因,无外乎老掉重弹,还是那几句话:融资功能弱、交投不活跃、流动性缺乏、股东退出渠道不畅等等。

然而更多新三板公司,还是志存高远,时刻谋划转板。比如12月25日被摘牌的百华悦邦,就是在11月15日获得IPO资格,拟登陆创业板,从而风光告别新三板。可以预见的是,百华悦邦的转板成功,会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公司,致力于跳槽A股市场。

最后一种,就是和中科招商命运类似的“被强制摘牌”。数据显示,2017年至少有40家新三板公司被强制摘牌。这其中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不达标,满足不了股转系统新增的8个挂牌条件。而中科招商,则是今年被强制摘牌的新三板公司中,最耀眼的那一家,所以产生的轰动效应,自然也最大。
每日金融产品线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