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每日金融
>
金融资讯
>
财经资讯

智能投顾,噱头大于实质?

九个头条
摘要:
智能投顾的火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近被监管点名,似乎是猛得浇了盆冷水,按照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感觉神清气爽点,应该清醒了不少吧。” ...


智能投顾的火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近被监管点名,似乎是猛得浇了盆冷水,按照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感觉神清气爽点,应该清醒了不少吧。”


投资的花样总是层出不穷,智能投顾更是成为P2P之后,行业和投资者讨论的又一热点,尽管目前充满争议,不少互金企业还是争先恐后参与进来。


智能投顾(robo-advisors)又称为机器人投顾,是虚拟机器人基于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投资算法来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投资顾问服务模式。


支持者认为,智能投顾利用互联网技术,尽可能地为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更多用户,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快速、高效解决用户的投资选择难题。


而反对者认为,当前国内智能投顾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噱头大于实质,在资金池、信息不透明这些老问题不解决的情况下,智能投顾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P2P。


正如阿尔法工场CEO欧阳长征认为的,智能投顾行业一定是良莠不齐的,很有可能会重蹈P2P的覆辙,成为别有用心者的“盛宴”。


P2P在2013年风潮涌起后,发展劲头强劲,展示出巨大的潜力,不过随后“搭便车”者肆无忌惮地利用其行骗,行业变得鱼龙混杂,眼下的P2P业正在接受新一轮强监管,不论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仍受到网贷“跑路”事件影响。


智能投顾会不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在高大上的名号下,一方面是辛勤耕耘者积极创新,拓展业务;而另一方面,是否也会混入大量浑水摸鱼者,将这一行业名声“搞臭”?


不过从长远看,尽管P2P的成长经历波折,但是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展现出的市场发展潜力甚至令国际市场刮目相看。2015年我国P2P网贷成交额突破万亿,达到11805.65亿,同比增长258.62%;历史累计成交额16312.15亿元。


对于智能投顾而言,或许也有着光明的未来。国际知名咨询公司AT Kearney预测,未来五年,机器人投顾的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68%,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突破 2.2 万亿美元。


也许智能投顾也有诗和远方,不过,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当下还要稳扎稳打,加强监管,不强求一步到位,更不要重蹈P2P“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噱头大于实质?


智能投顾的背后是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 国内蚂蚁金服、网易金融、百度金融、宜信都有涉足智能投顾领域,他们推动了智能投顾的合规化发展。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巨头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许多自称是智能投顾的理财平台,只是将不同资产简单“打包”,投资策略也大多是“固定收益+浮动收益”的简单配比,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个性化和多元化。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认为,目前而言,国内的智能投顾更多的只是一个噱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投顾。


捷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也有同感,她向野马财经表示,智能投顾当前多被概念化,理想化的智能投顾是可以完整地处理各类人群的不同投资理财诉求,现在还做不到,所以看起来噱头成分更大。


或许智能投顾在国内刚刚起步,对用户需求的发现和把握还不够精确,能配置的金融资产还比较有限,但是挖财董事长兼CEO李治国表示,这也不能因为跟风概念炒作现象的存在,就否定智能投顾的价值。“总体而言,当前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企业的布局能力上,投资端要实现自动多元化配置仍需时日,正是在理解用户、投资评估模型等方面提升能力的大好时机。”


然而,有多少平台是真正在做智能投顾?在懒财网CEO陶伟杰看来,目前国内智能理财仍处于刚起步阶段,说智能理财概念的人很多,但真正踏实做事的平台还很少。


主打智能投顾业务的拿铁财经CEO徐志刚部分同意陶伟杰的观点,他向野马财经表示,如果打着智能投顾的幌子,以销售为导向将不适用的产品卖给用户,则违背了智能投顾基于数据和模型的科学方法。排除这些看,科学的理财方法肯定不是噱头,带给客户的价值也是实实在在的。


徐志刚认为智能投顾领域才刚开始,后面的深水区还有很多可以探索下去,比如,用量化模型可以预测中长期各个市场的走势。


而据吴文雄介绍,91金融正在做量化投资,该投资计划采用量化类的策略组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资产配置方案。换言之,即利用大数据平台,采用高于人类精确度的复杂计算方式,可以得出最适合的资产配置方案。


本土落地还须”过关斩将”


谈智能投顾,有几个焦点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比如,平台方声称的智能投顾背后,是否建立了智能模型?


徐志刚表示,智能投顾的模型是公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运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算法上。拿铁财经后续会开放决策点给用户进行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做试算,如果后台没有模型是做不到的。


向投资人公开更多信息或许有助于智能投顾的推广,但是在中国做理财顾问,还需要迈过刚性兑付这一关。吴文雄认为,在刚性兑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智能投顾根本就没有意义。


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是个关键问题。如里亏钱,在当前刚性兑付的环境下,投资人是否会甘心?当然,退一步说,如果是真正的投资亏损,投资人或许还可以理解,如果是暗箱操作,则会更加隐蔽地转移投资人的资产,这样的智能投顾在打破刚兑的口号下,会更为疯狂地行骗。


对此,徐志刚表示,平台方须合规,坚守底线,但是投资人也要认识到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比如,购买基金产品,也是有赔有赚,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而宜信CEO唐宁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智能投顾服务的推广亟需解决的就是投资者教育不足的问题。


投资者的观念问题解决起来并非一朝一夕,基础的技术也需要长久建设。正如91金融在做的业务,智能投顾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然而,大数据在国内互联网领域中,早已是被泛滥使用的一个概念,拥有一套“大数据分析系统”成为互金平台宣传的标配选择。


陶伟杰认为,这好像只要把数据交给智能系统,一位精英投资顾问就能24小时陪伴在你左右。然而,大数据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只有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一些初级应用层面实现了突破。大数据现阶段在个人理财领域能起到的作用仍非常有限。


而正像陶伟杰所言,大巨头在大数据方面有优势。百度金融的模式值得分析。据百度副总裁朱光介绍,目前百度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可以为有理财需求的用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已经能达到智能级别。


初创公司能不能做到这点呢?前期的技术投入肯定是个不小的数目,徐志刚向野马财经表示,在拿到投资方1亿的投资后还不够,后续还需要1亿~2亿元的技术投入。


另外,做智能投顾不得不注意政策风险。吴文雄认为,国内智能投顾之所以遭受监管整治,主要是由于一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互联网企业无照经营。智能投顾本质上属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真正的智能投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与科学技术引入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营销,但其没有改变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本质,应当遵守《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法规。


目前,中国的监管条件不允许互金企业混业经营,平台也就缺失了基于多种资产开展智能投顾的条件。而且,《规定》要求从事证券投资顾问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资质,还要求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显然,这些都是进入智能投顾领域需要突破的难点。


或许不必“一步到位”


做智能投顾需要迈的步子过大,也许走起来会比较吃力,还可能摔跟头。从P2P业态,到“一站式”理财平台,再到智能理财,互金的业态不断丰富升级,已经形成了生态。做不了智能投顾,其他业态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陶伟杰也想到了这点。他表示,如果说现在用机器人全面判断一个用户的理财需求尚有难度,如果让技术只聚焦于某个具体的需求点或许可行。据他介绍,懒财网目前所做的产品聚焦于“流动性与收益”的智能化调节,并且已经被验证,这条思路可行。


一些平台为了绕过监管红线,也在业务创新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如挖财推出的资产体检,只是为客户从波动值、权益与固收比、股票行业分布、股票集中度、网络理财分散度、现金类占比等6个维度,判断资产配置是否合理,挖财网方面称,这不涉及合规性问题。


另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一站式”理财平台,这是部分P2P转型升级后所选择的业务模式。“一站式”理财更像金融超市,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等方式获取投资理财品种。不过,这种模式在当下讲求智能理财的环境下,显得过于简单。


王晓婷认为,这种模式部分解决了理财产品的丰富性问题,但还未能在决策辅助和配置工具方面产生突破。据王晓婷介绍,向上金服选择的突围方式是将推出独立APP,瞄准选择引擎,通过大数据技术,为用户缩短投资理财选择路径。


说到“一站式理财”,不得不提陆金所,其在P2P转型后选择了这一模式,并在短期内实现了交易规模的跨越式增长。而近期,野马财经从陆金所了解到,陆金所又在筹备KYC 2.0(Know your customer),即新的投资者与产品风险适配体系。


众所周知,合格投资人的评估分级标准、投资人和产品风险如何准确匹配等问题也是当前互联网理财领域尚未解决的普遍问题。而想要做智能投顾,风险承受能力测评这一关,很多平台都还没有夯实。而走好这一步,才能为客户配置更加合适的投资产品。


陆金所筹备的投资者与产品风险适配体系,正是智能投顾所需要的一环。据陆金所方面介绍,他们试图通过引入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投资人进行更精确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以期在此基础上实现更精准的资产与资金的适配,进一步提升运营和风控效率。可以看出,陆金所的下一步布局,或许就是智能投顾。


总之,从P2P到智能投顾,原有的模式日益成熟,行业日渐完善,当然,寻租空间也越发逼仄。新进场的智能投顾,在享受逐渐成熟的互联网理财环境时,也不能忘却刚刚经历,甚至还在经历的伤痛,警惕披上华丽外衣的虚假繁荣。不贪图“一口吃一个胖子”,解决好当前的实际问题,谨守合规性红线,即使带着镣铐跳舞,相信也能舞出一番天地。


每日金融产品线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