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每日金融
>
金融资讯
>
快讯

区块链促进繁荣 比特币检验贪婪 数字货币≠区块链

大焕点睛城市与房产
摘要:
区块链促进繁荣 比特币检验贪婪

区块链将极大地改变世界,但它远非你想像的和宣传的那样。

——题记

区块链不可能带来权威的去中心化

区块链运用还没正式问世,已经提前被说得神乎其神。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人类文明已经从“身份社会”进化到了“契约社会”,而区块链有望带领人类从契约社会过渡到智能合约的社会。

但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村长一个人记账和全体村民一起记账,大家想想有什么区别?村长不要了吗?不是的,只是“公议”更强大了。

区块链被扭曲得最厉害的是“去中心化”。但“记账”(交易痕迹)的去中心化能跟权威的去中心化画等号吗?

简单地说,现有作为比特币基础的区块链是通过每10分钟在全世界几百亿台电脑里同时生成的记忆(痕迹)区块,固定痕迹和交易信息,来达到痕迹管理中“不可篡改,不会灭失”的目的。

它当然可以极大地促进信任和社会公正,大幅度减少无赖政府和无赖人的赖账、欺诈和侵占等行为。在单中心记账的时候,人类有意无意、自然非自然因素导致的篡改、灭失信息以达到非法侵占的目的,或无法主张权益,是经常发生的。一旦全世界的电脑都来记录这些通过技术自动封存、无法篡改的信息的时候,想要赖账和侵占,哪怕这个行为来自政府,也会形成全人类“我们都在看着你”的巨大威慑力,从而维持公正。

但是在具体交易中,万一有无赖人或无赖政府,就是无惧公议汹汹,流氓到底,凭人多势众或武力强占。怎么办?

这种时候,是不是仍然需要权威的机构出来发声甚至武力维持正常秩序?在众声喧哗中,“权威”和“集中”的声音以及中立裁判,仍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趋势。技术一日千里,人性千万年不变。主持公正的机构永远要存在。当然,将来这样的机构可以更多地以公司的面目存在,而不仅仅是完全依赖于政府。想想法官世袭的人类历史,在解决了信息稳定和信息不对称之后,很多美妙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即使在今天,主持社会公正的力量也不完全依赖于政府,而是有政府、会计师事务所、律师、媒体等等等等。

政府也不会去反对和压制区块链,因为它也有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促进社会稳定、公平的内在需求。

区块链会极大地造福人类,促进信任、效率、自由和公正。但区块链不可能带来权威机构去中心化的结果。区块链最大的价值不在去中心化,而是信息的不可篡改不可灭失,大幅度降低人类的信息和信任成本。高效,不会灭失,不可篡改,导向人类的自由公正。技术永远只是促进公正的辅助工具,而不可能成为公正本身。

区块链和互联网一样,会促进社会的廉洁公正,也会促进政府的廉洁公正。因为,所有的监督都是双向的。

区块链可以大幅度降低信息、信任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但并不因此而使银行、房地产登记管理中心这样的中间机构消失。相反,反而有可能使类似中间机构更庞大也更集中于少数大寡头,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

一切去中心化的假设,几乎都是基于人性善的乌托邦幻想。所有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出现,则都是基于人性恶而产生的。而事实上,从人的短视和大众基本上是是非好坏不分的乌合之众这个事实来看,大部分时候人性是恶的。为了遏制人性恶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独立、权威的第三方就必不可少。

“无政府主义乌托邦(含去中间机构的幻想)”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实现过。曾经,互联网最早兴起时,1990年代,人们预言去中心化将要实现,城市变得毫无意义。20多年过去,城市的中心化更集中了,世界越来越收缩越来越陡峭了。高铁、高速公器横空出世,人们又开始做去中心化的幻想,真实的结果又是相反。

互联网、区块链,结果也一样。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本身正在变得“集中”:根据瑞士信贷对交易地址的分析,全球97%的比特币,掌握在4%的参与者手中。一小部分参与者,已经控制了比特币大量的算力和份额。

未来呢?未来区块链会导致商业权威的去中心化甚至无政府状态的实现吗?可能想得太简单了。我认为它只会导致更加中心化,但是这种中心化本身是有竞争的中心化。以下原因会导致中心化更集中,但是越集中,信息和信任成本越低,对人类社会越有利:

“收集大数据首先得有大数据。一个自由社会,一亿人一亿套不同的数据,这叫大数据。如果一亿个人都是同样的数据,那不叫大数据,那叫一份小数据的一亿份复制品。如一个自由市场的大数据可以帮助预测市场价格,但一个计划经济的市场就根本没有数据,也不用预测,因为价格是计划者自己制订的。”(李剑芒)

“因为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无需许可的创新系统。一个区块链关键是在安全性和易用性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之上,交易数量要上一个量级。俗话说,数量就是质量,更多导致不同 (more is different)。任你各种空气币的白皮书吹得天花乱坠,如果链上加链下不能达到每天一千万笔以上的交易,如果不能把链下的交易费用做得极低,如果不能从容应对各种ddos,spam等等攻击,很难承载有突破性的应用。”(硅谷王川)

数字货币≠区块链

区块链未来一定像互联网一样,是基本免费向全人类开放的。区块链的真正价值在于运用,但在运用领域,目前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出现成熟的运用场景。未来,成熟的运用领域,一定也是免费开放的。为什么?因为网络和区块链时代,最有价值的富矿是数据,是大数据。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有了进一步“开矿”的无限想像空间。因此,现在高调炒作区块链的,绝大多数都是搭便车炒概念的(真正在研究的大企业大机构反而默不作声),就像房地产开发商炒作政府规划的概念一样。规划还没有落地,甚至能不能落地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房价已经先行。普通老百姓最好的办法,是像享用互联网一样等着廉价享用未来的区块链,而不是奋不顾身去炒币,去做别人的韭菜。

区块链对人类的进步、繁荣、公正大有益处,但不像一些人吹嘘的那么神。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对人类未来有什么用处?现在我还看不到。

比特币诞生之初,被宣传为数量有限,只有2100万个。它成为后来投资比特币的人们奔走相告宣传的卖点:不会像法定货币一样通胀,因此可以实现货币的“去中心化”,摆脱政府对货币的垄断。于是趋之者若鹜。但它自身难以克服的悖论在于:正是趋之若鹜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它比法定货币更加不稳定的币值,从而失去真正的货币功能。它被冠之以货币之名,其实不过是一堆虚拟的数字。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有价值,但比特币没有价值。要说有,比特币唯一的价值是投机。但投机的机会永远不属于散户,而是那些掌握大部分比特币的人,他们可以通过自买自卖制造大涨大跌机会,搅动人心,从中渔利。对于一般散户而言,比特币就是财富交响乐,在他们心头划过跌宕起伏的一段心灵痕迹,只不过这首交响乐,比世界上任何一场音乐会,门票都更加昂贵。

事实上,数字货币有很多,只不过比特币最出名。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各大交易所上市的数字货币超过1600种,总流通市值(不含锁定份额)超过5万亿人民币,日成交金额超过5000亿人民币——交易量已与沪深两市旗鼓相当。

在遥远的未来,不排除有可能有数字货币取代政府垄断的纸币,成为货币主流,正如历史上金本位、羊本位、贝壳本位时,政府都不能垄断货币一样。但即使有那么一天,也不会是今天这些炒作过度的数字货币。“在人类金融史上,你见过哪一次财富泡沫游戏,被血洗者,还能生还的?还能重头再来的?或许会有生还者,但是,生还之路不再是炒币,重头再来也得调换方向——400年前,波及整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破裂之后,有谁还能从郁金香再炒作中重头再来呢?”(杨国英)

与其说驱动今天数字货币暴涨暴跌的力量是“去中心化”,不如说是人类千万年未变的内心的恐惧与贪婪,“去中心化”只是炒作的幌子。贪婪恐惧互表里,城头变幻炒作旗。“巴菲特老师曾说,‘一个男人最大的噩梦,就是发现隔壁老王突然一夜暴富’。这就是所谓的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机会)。看到周围的朋友邻居突然炒币后吹嘘自己财富自由了,而自己仍然一穷二白,人性的生理本能是要立刻简单模仿,希望也能跟着迅速发财。98/99年互联网泡沫期间的投机者,绝大部分人到2002年时的回报是亏损掉一半以上的资本。这就是在FOMO压力下多数人的终局。”(硅谷王川)

世界上没有人因勤劳肯干变穷,只会因投资失败或疾病变穷。三年足以毁一生。看得懂的钱才是财富,看不懂的,都是过眼烟云。正确投资,只能投自己看得懂的钱。否则就是赌博,即使偶有胜手,享受过一夜暴富的人,也将再也忘不掉捷径,直到亏光为止。

你是树,就站成树的风景;是飞鸟,就飞成鸟的风景;是潜鱼,就游成鱼的风景。不要逐波逐流,不要总是妄想追风口。活成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是生命最大的价值和成功。招蜂引碟,追风逐浪,到头来只会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每日金融产品线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