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每日金融
>
金融资讯
>
快讯

抢人大战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互联网
摘要:
去年年中至今,全国掀起一场具有标志意义的“抢人大战”。


南京、武汉、成都、天津、海南、长沙等20多省区与城市先后出台力度非常之大的措施吸引人才,送户口、送房补、免费租借办公区.

为什么说具有标志意义?因为以前在发展经济时各地大多把土地、矿产、政策等当资源,而很少真正把"人力资源"当成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特别提醒,这里说的是“人才是第一资源”。当经济发展从量向质转变时,人才才是核心,人必然会被提上“第一”的高度。这是规律,也是国家的判断。

这才是“抢人大战”背后的东西,“抢人大战”其实才刚刚开始。“抢人大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有抢到人才,有质量的发展才有可能。只有当这样的“抢人大战”越演越烈,怎么留人、怎么用好人才才会被各地充分重视。

现在,摆在很多地区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抢人?如何留人?靠什么留人?固安和燕郊,两个环京重镇的兴衰变幻,是最好的观察样本,可以给各地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考。

 

 

 

“抢人大战”为何忽然上演?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断,而各地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落户。

你推出“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完成在线落户”,我把“人才落户门槛降低到中专学历”;你打造“大学生留汉新政2.0版”,我酝酿“鹏城英才计划”……买房打折、租房补贴、落户降标、项目资助、一次性奖励等,正成为多地政府吸引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的“抓手”。

“西安一天迁入8000人”、“今年以来已有1334人落户三亚”、“有30万人在申请天津户口的路上”……面对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提醒:“引才引智”的同时,更要“用人留人”,把人才留在当地,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此言可谓一针见血。

现在很多地方争抢人才的主要筹码是很低的门槛、优厚的待遇,但爱才之心是一回事,容才之量、留人之制却是另一回事。

相比待遇,人才更在乎的是机遇和未来的发展。他们渴望的是事业,需要的是合适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良好的就业环境,英雄就没有用武之地。而就业背后是产业,没有产业,抢人最后的结果是火了房地产,而人才依然留不住。

因此,“抢人大战”的胜负手,从长远看,不在门槛多低、补贴多高、政策多好,而在于清晰的发展思路、产业定位以及完善的产业基础。

理想的产城一体格局是“以产带人,以人兴城”。一个早已被发达国家证明的事实是,现代工业往往会集中在同一地区。比如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于硅谷,日本的汽车产业集中于名古屋,中国的电子工业则聚集于广东南部和江苏地区。因为在地理上靠近上游和下游环节,可以让公司降低许多成本,比如运输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其他通信成本。同时,创新人才也因此而汇聚。

如果一个地理区域成为一个产业的创新中心,那么这一中心的集聚效应将会趋向于自我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中心的增长会越来越大,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很多地方本末倒置,吸引了人才,只是火了房地产,却荒废了产业。最终人才来了又去,或者人来心不在,只不过多了个“睡城”。

 

 

卫星城是怎么变成“睡星城”的?

 

与环深的惠州与环沪的嘉善一样,紧邻北京的地缘优势原本可以让燕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谋发展。但前两者都是先有产业后引人,而燕郊则是先人后城。由于与北京的巨大价差,很多在北京上班的人安家于此。一个环京的卫星城,就这样慢慢地变成了“睡星城”。

不过,在燕郊的产业规划中,曾规划有首尔园、航天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区、北部科技城等。自2005年开始,中兴、汉王、神威药业、韩国世源汽车等一批企业入驻。到2012年,入驻燕郊的规模企业已经超过百家,常住人口达到30万。但如今,这些地方不但未见产业落地,取而代之的却是有些企业通过土地改性将大量工业地改成住宅地,以楼盘的方式对外出售了。据媒体报道,比如首尔园,规划时是个60亿美金的产业园,然而摇身一变成了首尔甜城小区。

究其原因,有专家分析称,是因为缺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布局,在工业和科技企业还未完全成熟的前提下,这些项目过高的定位与实际形成产业断裂层,最终导致多数变身地产项目。

因此,在2010年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燕郊并未向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迈进,而是“另辟蹊径”地成为“房产特色小镇”,并且风生水起。短短几年,燕郊房价从几千涨到几万,楼栋密度让人侧目。国道两侧的中介一条街也成为其特色景点。

然而,没有产业支撑的经济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2017年3月,严厉的调控政策一刀斩向这个小镇之后,楼市量价齐跌,人气骤降。

目前,燕郊的土地空间已严重不足,这对未来燕郊产业的加法带来了致命的影响,毕竟对于一个产业新城,空地便是最大的战略资源。

 

 

环京No.1是如何炼成的?

 

燕郊在城市升级上的模糊不清,致使大量的燕郊改善性需求者正在撤离燕郊的路上,而同在环京线上的固安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2017年,固安全县财政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1.9%。拥有众创空间孵化项目52个,专利494项,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0家,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县向现代化工业县的转型升级。因此,固安荣登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首。

固安的蓬勃发展,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功不可没,但 21世纪初期,这里却没有“身处天子脚下”的“自豪”。

2002年,尽管周遭县市招商工作如火如荼,已挂牌10年的固安开发区却始终无人问津。当时,固安年财政收入仅1.1亿元,在廊坊10县中倒数第二,有固安人甚至感叹:“那时候谁要被调到开发区,就和古代被贬发配差不多。”

的确,一块一穷二白的沙土地,什么基础建设也没有,凭什么留住“金凤凰”?但若县里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钱又从哪来呢?

当时,谋求“以产业兴城”的固安县决心引入企业一起来开发固安工业园,最终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签订了合作协议,用政企合作的PPP市场化模式开发工业园区,打造固安产业新城。

面对这片沙土地,华夏幸福不急于上项目,而是从规划开始,先后请了9个国家40多位规划专家对开发区规划设计,一步步完善未来发展蓝图。最终确定了“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化发展思路。

跳出了过往业内“就园区建园区”的局限,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实现产业集群的有效聚拢,促进整个产业园区的发展升级,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16年来,固安和华夏幸福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了产业新城PPP模式,为政府提供“一六四四”的服务体系。“一”即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六”即在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城市运营六大领域,为区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而通过“一、六”,可以弥补县域经济的“四”个短板,即资金、人才、技术、产业,并为县域带来城市的魅力、吸引力、承载力,以及竞争力的“四“力提升。

如今,固安产业新城已初步建立起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新型显示领域已汇聚了维信诺、京东方、鼎材、翌光等国内知名企业,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初具。截至2017年6月年底,工业园入驻企业近580家,项目签约投资额近1400亿元。固安产业新城模式也因此获得联合国认可,2018年5月入选“全球60个可持续发展PPP案例”,是中国境内五个入选项目中唯一的城镇综合开发案例。

近年来,O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已成为全球的竞争热点,柔性AMOLED更是代表了OLED的技术高点和未来方向。2018年5月17日,维信诺(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正式启动运行。这是我国首条全柔AMOLED量产线,也是华夏幸福为固安产业新城导入优质产业的又一项代表性成果。

并且同日,借“全球科技成果转化大会暨第六届中国OLED产业发展论坛”东风,固安产业新城收获了全球的关注及肯定,这更让维信诺等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产线投产后,将打破日韩等国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并且将带动京津冀相关产业的转移和集聚,培育千亿级AMOLED产业集群,增加百亿级利税,带动上万高端人群就业,形成环京河北增长极。

如何保证优质项目落户产业新城?华夏幸福放眼全球,在美国硅谷、波士顿,德国柏林、以色列特拉维夫、韩国首尔、芬兰赫尔辛基等地区建设创新中心和孵化器,能把最先进国家的最新技术,通过资本驱动、全面服务等方式导入进来,落户到固安产业新城,以及其所运营的全国数十个产业新城。

如此,按照当年绘制的那张蓝图,市场化运作产业新城的模式,让固安的未来比燕郊更加清晰,也更值得人们期待。

 

 

结尾

 

产业兴则区域兴,产业强则区域强。因此,区域经济间比拼的核心就是经济产业结构和规模。“以产立城”才是利国利民利企的正确思路。一方面,依靠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是顺势而为的务实定位;另一方面依靠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和城市发展,是乘风破浪的奋进定位。

不过,产业的发展绝对是急不得的,需要“文火慢炖”,没有超十年持续不断的积累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要形成集群效应,则需要当地政府和运营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固安和燕郊的发展路径已经作为生动的样本证明了这一点。

问题是有多少地方、多少企业可以静下心来,十余年如一日把产业新城做下来?这恐怕是摆在全国所有做产业新城,以及要发展当地经济的地方要思考的问题。

每日金融产品线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