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间,中民投旗下上市房企上置集团(01207.HK)发布公告,对外披露公司二股东上置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起诉上置集团一事的最新进展。
上置投资在递交给高级人民法院的申索陈述书中提出,要求上置集团承担包括7581万元款项、代为预付的6729万元不正当收益以及利息、诉讼费等在内的多项款项,合计超1.43亿元。
纠纷源自上置集团在2016年进行的一笔收购。
协议签署一个月后,上置集团和上置投资协议约定各自责任。其中,协议要求上置集团在收购罗店公司相关资产时,一并承担罗店公司的若干贷款及负债,总额合计7581.17万元。偿债履行生变,上置投资指称,尽管一再提出要求,上置集团仍未能偿还上述款项。
此外,上置投资还指称,2016年1月至4月,上置投资替上置集团支付6729万元预付款以协助完成罗店公司收购。彼时,上置集团曾承诺将悉数偿还该预付款项,不过目前仍未兑付履约。
二股东状告同名上市公司“欠债不还”,同室操戈背后,上置集团的财务状况被置于聚光灯下。
半年两度出售资产,现金短债比0.13
6月12日,上置集团将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雅宾利花园项目100%的股权及债权以以12.85亿元转让阳光城集团,其中11.5亿元为项目股权对价,1.35亿元为偿还项目公司相应的股东借款。
上置集团预计该笔交易录得收益1.93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公司其他项目的开发以及归还外部负债。
5月,上置集团还以约3.18亿港元出让英国伦敦两项房产物业的全部实益权益。
几笔交易完成后,上半年,上置集团资本负债比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约为42%;集团的计息负债为57.57亿元,占总资产的30.93%。负债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计息负债为17.50亿元,占比为30.40%;一年以上计息负债为40.07亿元,占比为69.60%。
与此同时,上置集团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仅为2.25亿元,不考虑受限情况,仍有15.25亿亏空待补。另一边,上置集团营收总额亦无法填补短期借款的漏洞。半年报显示,上置集团当期录得收入约4.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2%;录得利润转盈为亏,亏损约为1.99亿元,而去年同期,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还为0.82亿元。
合约销售方面,上置集团上半年合约销售面积约5.11万平方米,累计金额16.93亿元,分别同比减少20.28%和28.32%。
业务缩水还体现在上置集团的土储情况中,截至上半年底,上置集团于上海、沈阳、嘉兴、长沙、大连、北京、旧金山、金边等地,拥有总建面土储合计仅约213万平方米,与2018年同期相当,较2017年同期减少了21.9%。
业绩三年下滑,成“中民投弃子”
从上置集团近几年的业绩来看,上置集团的业绩滑坡早有预兆。
2016至 2018年三年间,上置集团的营收分别为33.64亿、16.20亿和8.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亿、6.91亿和1.14亿元。截至2018年底,上置集团一年内短期负债合计49.1亿元,而现金及银行存款仅约7亿元。
按地产行业的结算周期估算,上置集团2017年的高利润应为2016年项目结转。对其而言,高光仅存于2016年一年。
2015年,中民投介入上海老牌地产公司上置集团与保利地产的并购谈判。当年10月,中民投通过子公司中民嘉业将上置集团从保利地产手中夺下。彼时,中民嘉业以14.9亿港元认购上置集团增发股份149亿股,每股单价仅为0.1港元;同时中民嘉业还向上置集团提供32.52亿的短期借款,对其或有负债进行担保。
入主上置集团之后,中民投为其定制了一系列企业战略,包括收购一线城市土地,进军海外市场,发展产业地产和金融地产等。
“金主”的支持立竿见影,公开数据显示,上置集团的净负债率从2014年的193.4%下降至2016年的78.7%。同时,上值集团开始扭亏为盈,在2016年录得净利润2.32亿元。
高光转瞬即逝,2017年起,上置集团营收开始下跌,年均下跌幅度接近腰斩。随着中民投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有消息称上置集团已被列为出售、处置对象。
对此,官方暂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