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每日金融
>
金融资讯
>
投融资

“自媒体参谋长”范卫锋:我是如何投中自媒体的?

小饭桌
摘要:
“自媒体参谋长”范卫锋:我是如何投中42章经、新经济100人、市值风云、星球研究所、真实故事计划等自媒体的?

- 文丨许若茜 何斌 -

编者按

从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上线开始,自媒体江湖涌现。从最初的草根号、营销号泛滥,到微信推出原创内容保护后的行业洗牌,有一位光头大叔始终以他敏锐的目光默默注视着这个行业。2015年11月,范卫锋成立高樟资本,专注于新媒体领域投资,曾挖掘出42章经、读懂新三板、扑克投资家、市值风云、真实故事计划、新经济100人等一系列优质内容生产者,人送外号“新媒体参谋长”,业内戏称,据说投身内容创业的媒体人,有一半投入了这位光头大叔的怀抱。面对2000万“公号狗”,范卫锋喜欢找“有神经病”的各行精英并劝说他们出来创业,“现在有一个巨大的机会摆在你面前”是他的惯用开场“套路”。

前几日,小饭桌专访了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话题涉及内容创业方法论、投资逻辑、未来趋势预判等,干货满满,与君分享。

◆ ◆ ◆

从记者到投资人

我2000年开始进入媒体行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当时知名度很高的《证券市场周刊》,一年后去了《证券时报》,一干就是14年。如果不是因为行业剧变,我可能会在那里干到退休。

在《证券时报》期间,我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所有媒体种类全干了一遍。那时候媒体环境非常好,特别是像《证券时报》这种《人民日报》直属报纸,很能开拓视野,记得我作为见习记者第一次采访,就是采访时任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李友等资本“大佬”。转正第一个月税后拿了一万几千块,要知道在2001年,房价才4000~5000元/平米,那时候确实是纸媒的黄金时代。

2008年之后,纸媒在门户、自媒体的冲击之下,生存情况急转直下。不过,我所供职的《证券时报》倒是一直逆势上行,收入持续创出新高,因此,能够不断在新业务、新媒体领域扩张领土。2013年,我任《证券时报》的广播事业部广播业务内容负责人,同时兼任新媒体事业部负责人。那时候,雪球、虎嗅等新媒体开始崛起,面对新物种,我非常好奇,经常去找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一起琢磨互联网、新媒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3年3月份,我在业余时间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范言直谏”,一只脚踏入自媒体。创立高樟资本后,把它改名为“高樟会”,算来“范言直谏”总共经历了2年半。

2013年6月,《证券时报》当时的董事长突然选中我去做两件事:第一,研究近几年出现的互联网、新媒体,看他们到底是干嘛的,怎么玩儿;第二,找一些优秀的,投资他们。

当时恰逢我在媒体这一行,所有的业务几乎都做过一遍了,确实想尝试新事物,就调到战略发展部负责对外投资。

于是,我就好像拿着尚方宝剑似的,满世界、地毯式地找项目。主要看媒体相关的项目,稍微带媒体属性的就看。

因为找项目,所以结识了很多人,自然而然就开始攒饭局。加上当时在做自己的自媒体,所以干脆搞成线下沙龙,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都做过,大约有几十场。

这段经历对于我后来创立高樟资本非常重要,譬如高樟资本的第一个LP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高樟资本的LP之一是一家知名金融公司的创始人,我和他的结识是从他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报名参加活动开始的。

我任职战略发展部后投的第一个项目是徐安安创办的蓝鲸传媒。2013年底开始准备,经过单位层层审批,终于在2014年年中完成了投资。当时天使轮的估值是1300多万元,蓝鲸目前估值近10亿元,作为它的第一个投资人,实现了颇为可观的回报率。而且现在项目仍在迅速发展之中,未来空间更大。

我还是徐达内的人生第一个投资人。我那时候赶上运气好,这两位“徐总”都成了行业明星人物,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 ◆ ◆

自媒体的投资逻辑

我的投资逻辑是:聚焦行业头部,投资于各个垂直领域的极致内容。投资的时候,只看两点,一是看人,二是看他做的这件事。看人要看三点:第一,对所从事的领域是否真的热爱;第二,能否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第三,是否有商业进化能力。看项目也主要是看三点:第一,一定专注某一垂直领域;第二,内容做到极致;第三,原则上只投能做成第一名的。高樟资本成立2年来,共投了30多个项目,大概有这么几个领域:

1、财经类,又细分为3条线:人物类(《新经济100人》《商业人物》)、金融财经类(《读懂新三板》《扑克投资家》《市值风云》《债券圈》《君临》《并购优塾》《慧保天下》等等)、细分行业类(《42章经》《三声》《真叫卢俊》《石油link》)

2、社会娱乐类(《星球研究所》《真实故事计划》《大树君》《有马体育》《漫成都》《bookface》《长物报告》等)

3、消费类(《菠萝斑马居住指南》《车叫兽》等)

之所以选择财经领域,一是因为财经领域的内容专业性强,在变现通路上走得可能比别的领域要更快,譬如财经媒体的内容付费就很容易做起来,在财经领域挖进去,空间也足够大,而且有壁垒门槛;二是因为我个人做了十几年财经媒体,要是这个阵地没守住,那就太惭愧了。

我们看行业的“套路”是:盯着技术投内容。每当有新的技术变化,就有可能需要新的渠道,有新的渠道就需要新的内容,这个时候新内容就是很有机会。微信公众号、直播、视频网站等的兴起,背后都是技术驱动,这和古代的造纸术发明后淘汰竹简是一个道理。

坦白讲,我成立高樟资本的直接契机就是微信在2015年上半年推出了原创认证。这就是技术的驱动力。如果不推出原创保护,我绝不会去投自媒体,因为基本逻辑不成立嘛。你写得再好,就像当年李志刚跑去王兴的老家和美团公司采访了100个人,写了大半年,结果别人一个“复制-粘贴”偷走了,而且你还不如那些营销号会推广,根本没办法做。所以,有了产权保护,底层逻辑建立了,才有的玩儿。

当暂时没有新技术涌现的时候,就做好技术沉淀工作。譬如目前短期内微信公众号尚无人替代,那么就把内容做到极致,等待新技术的爆发。

◆ ◆ ◆

好的内容创业者都有“神经病”

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发现财经类的自媒体都很烂,全是营销号、编辑号,没有原创内容。我一直有个观点,自媒体作为一个浪潮,或者说一个合格的“泡沫”,应该系统性地超越传统媒体的质量。如果做到最后,里面却看不到优质内容,轰轰烈烈整半天,各方都投这么多钱,最后对社会没有创造价值,那就是毁灭性的。

因此,我坚持认为自媒体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要做极致的内容,要具备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比如我们投的一个项目“星球研究所”,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一名重度地理爱好者。遇见他的时候,他刚从原单位出来准备自己创业。我们跟他聊了之后,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个号要做成对标《国家地理》的自媒体,所以必须出精品内容。具体来讲,就是要抛弃通常所说的“公号文章必须短小”这样的流行理论,要做到把一个地方、一个题材写透,写到彻底占住这个SKU,写到后面的人没法再写为止,如此,必须长文章才能做到。而且要抛弃“短阅读”“碎片化”、表情包、网络语言那一套。因为来看这个公号的受众一定不是为了看那种东西来的。在我们建议下,《星球研究所》还发展了签约摄影师,目前已经有300多位,全部用摄影师授权图片,坚持不用网上随处可见的泛滥的图片。

我总结了我们做极致内容的一个方法论,叫“神经病理论”,就是你把一件事干得极致、透彻到你的同行、用户会觉得你有神经病,为了这么一个选题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那时候,你就相当于把这个SKU彻底攻陷了,你就胜利了。


每日金融产品线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