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每日金融
>
金融资讯
>
快讯

巨头的资金荒!!!

环球老虎财经
摘要:
资金面紧张,从来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

首富舆论危机,资本财团的舆论危机,银行利率上升,美联储加息,机构杠杆在经历浩浩荡荡的去化过程,民间的杠杆则在资产价格一轮轮的下跌中原形毕露。

美联储的加息如铮铮弓弦,再次挑动了金融圈资金荒的预期,香港金管局加息,即便是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在调节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一边加息,一边安抚市场称“年底流动性有保障”。

临近年关,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的资金紧张情况几乎是每年都会上演的节目,但今年的资金紧张情况却比往年更加显著。

银行资金荒:利率悄然走高,存款类理财迭增

银行其实早就出现了“找钱”的迹象。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据融360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3820款,环比增加3207款,上升30.22%。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8%,环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创27个月新高。

据普益标准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以来,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的银行理财收益率每周涨幅在0.01至0.03个百分点,并从11月下旬开始增速加快。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超过5%也成为常见的情况。据此前媒体报道,北京一家银行发行某个系列产品中,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共计达到10款,其中收益率5.2%、5.1%的各一款,5.05%的一款,5%的共七款。兴业银行推出的第41期兴业银行理财产品重阳节特别款,年化参考收益率也达到了5.05%。

除了卖更多理财产品筹钱之外,各中小银行还不断通过业内互相借钱度过难关,这使得货币市场利率不断攀升。数据显示,12月13日,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涨6.2基点,报2.7880%;7天Shibor涨2.1基点,报2.8510%;1年期Shibor涨0.65基点,报4.6716%。Shibor全线攀升的直接结果便是,银行之间拆借变得更加困难,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性也越来越紧张。

公募基金的资金荒:基金排名和流动性那些事

金融是一个池子,进去了就分不了彼此。

公募基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对流动性要求比较低的金融机构品类。不过,既是身处金融圈,总不免收到资金洪流的捆绑。

今年三季度开始,公募基金以年底惯常的抱团取暖的方法,让上证50牛市和中小盘股灾表现的更加泾渭分明。有人有统计,A股如果不买“那30只被选中的股票”,今年人均亏损将达到7000元。

但是,这种往小池子泄洪的做法,往往会遭到报复性反击。在金融机构全体出现资金荒的时候,公募基金同样会面临兑现压力,在这种预期下,抱团股早在11月末就出现了夺路而逃的情况。

(老虎财经11月底整理的抱团股抢跑名单)

资金面紧张,从来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

在货币基金方面,临近年末的规模战更进一步推高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高收益率的货币基金成为基金实现快速规模扩张的有效工具。数据显示,货币基金近来总体收益率又恢复了一季度时的4%。截至12月8日,448只有代码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4%,占比达到67.88%。

然而事实上,今年货币基金收益率整体都要明显高去年。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全市场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率为4.1%,而去年同期平均收益率2.51%。其中,短期理财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4.27%,而去年同期收益仅为2.65%。

当然,依靠收益率吸引资金的方式并不够快,为了能更快“来钱”,据悉,某一B端货币基金曾发过这样的申购要约,“29号存,3号赎回,3000万起”,其中“1000万,费用8万”。

巨头的资金荒:海航与万达的劫数

今天,两个辟谣额外受人瞩目,一个是海航集团被停贷的谣言,一个则是万达被自媒体做空。有意思的是,这两则所谓的“谣言”,都是紧抓资金面不放的。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人为,王健林碰到的坎,说到底是资金问题,万达的发展太快,扩张太狠,转型太猛,尤其是海外并购。成为优秀跨国公司是很多成功企业的梦想,梦想是没错,但是有个过程,而过犹不及,2015年前中国外汇储备4万亿高居不下,政府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2015年后外汇急剧下降到3万亿美元,海外投资亟待规范引导,而不幸的是万达的海外投资领域都不是政府鼓舞的,调整也是必然的,正常的,成为目标的不只是万达,复星、安邦、海航,甚至苏宁亦在关注之列。

种种关于“资金链紧张”的传言之下,海航集团被迫开始主动释放一些姿态来显示其在财务上仍处在健康的状况之中,其中就包括政府与银行的背书。

12月13日,海航集团发布消息表示,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八家国内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驻海南省的主要负责人正在与之洽谈2018年授信合作事宜。但是,这么做是否显得有点“不打自招”?

金融去杠杆的攻坚时刻

国家相关政策的收紧无疑是造成今年资金荒的重要因素。从去年开始不断被提及的“金融去杠杆”,让资金实现“脱虚向实”等,伴随着一系列政策,作用已经显现。

今年以来,银监会密集出台了多项监管文件,严格监管银行各项业务,清理金融杠杆。银行业被动清理影子银行,收紧表外业务。

其中,11月17日,“史上最严资管新规”让资金的弦更加紧绷了。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将此前野蛮生长的资管行业规范化,消除“刚性兑付”。刚性兑付可谓资管行业规模得以快速扩大的“利器”,它向投资者承诺了保本保收,金融机构负责“兜底”、垫付资金。一旦暴力除掉金融机构这项武器,对于国内投资观念尚不够成熟投资者来说,大量的投资将“自负盈亏”,这成为他们无法接受的结果,于是大量资金迅速从市场抽回的现象可能会伴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推行而造成资金的迅速流失。

资管新规对市场信心无疑形成了较大的打击。事实上,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前,上证、中小板指就一直呈现出震荡下跌的态势。而随后有消息曝出,金融部门将考虑延迟资管新规的过渡期。这一系列消息给大盘带来了利好消息,实现小幅上涨。资管新规对市场造成的紧张态势可见一斑。

然而,收紧并规范资管行业,无疑会大规模减少市场上的资金。数据显示,2016年6月末资管行业整体规模达到98.06万亿元,增速31.98%;而我国GDP上半年增速为6.7%,这说明资管行业的发展显著快于经济增速,资管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伴随着资管行业的收紧,大量资金也就将面临快速收抽回的局面。

事实上,从2013年银监会发布8号文,限制“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过快扩张,而为后续的钱荒埋下伏笔等情况,也可看出此次资管新规可能会造成的资金方面的紧缩情况。

除了监管层加强力度外,央行从去年8月开始,对资金价格、数量展开调整,通过逆回购“收短放长”,同时利用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在公开市场加息,从而抬高银行同业存单负债成本,来达到去杠杆的目的。

事实上,在美联储加息几个小时之后,央行便紧随美联储政策,实施变相加息,进行了2880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今日MLF操作均为一年期,利率3.25%,上次为3.20%。

有分析指出,央行小幅上调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于利率大幅度上行不利于经济表现的忧虑。从汇率的角度来说,中美两国利差可能缩窄,加大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由此,进一步增加了国内资金外流的可能。

未来钱荒或将持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持续资金紧张的情况已经确定。

首先从经济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美联储酝酿了许久的加息政策今日也正式落地,伴随着美元购买力的提升,资金大量向美国市场回流,也将加剧我国国内艰难的资金局面。

从国内来说,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8年的经济环境已经定下了基调,从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转向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 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的提出,预告了未来金融去杠杆工作将依然持续。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速度的一个关键推动力就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在这其中起到关键因素的就大量投资加持,靠投资拉动经济的结果便是投资过度,债务超发。2015年,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以解决投资过度等问题,去杠杆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海通证券姜超认为,从海外去杠杆经验来看,要去掉经济杠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应该降低货币增速,2017年末的政治局会议也明确表示18年要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去杠杆放在首要位置。未来金融监管趋严,货币政策难松,贷款利率趋升,货币、融资增速的个位数低增或将成为常态。

每日金融产品线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